查看原文
其他

诗词比拼!关于重阳,这些习俗你了解吗?

厦门大学 2023-12-25

九九登高望,岁岁共天长

重阳佳节到

思念随着秋风响起

不妨和小夏一起

循着古人留存的“重阳”印迹

感受传统文化千年来未变的深情


重阳

是落在故乡庭院的菊花瓣

是品味秋日胜春朝的巡游

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

是孝亲敬老感念长辈的问候

…… 

有关重阳的美好习俗

你知道多少呢?

一起来看看吧~

⬇️ ⬇️ ⬇️


重阳习俗知多少

登高习俗的由来?














重阳节庆活动之中,首推登高赏秋。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。魏晋南北朝时,重阳节已为民间普遍重视。《四民月令》中记:“重阳之日,必以糕酒登高眺远,为时宴之游赏,以畅秋志。”晋代诗人谢灵运为登高还制作了一种“谢公履”。














吃花糕有何讲究?














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。因“糕”与“高”同音,古人认为吃重阳花糕能“百事俱高”。据《西京杂记》记载,汉代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,饵就是古代的花糕。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














饮菊花酒有何寓意?














“九月九,饮菊酒,人共菊花醉重阳。”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这个时节,菊花正盛,人们赏菊、戴菊、饮菊、食菊,可以说“无菊不重阳”。














为何要佩戴茱萸?














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据说茱萸香味浓,具有明目、醒脑等作用,并能消积食,治寒热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,或佩戴于臂,或插于发髻,或制成香囊香袋随身携带。
















登高、赏菊、插茱萸…… 

当传统习俗遇到诗人的慧眼

便能一次次重焕生机


让我们一起唤醒骨子里的文化基因

来一段有趣的诗词接龙吧!

⬇️ ⬇️ ⬇️

重阳诗词大比拼

01

遥知兄弟登高处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
   遍插茱萸少一人。  



——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唐 王维



02
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 

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


——《醉花阴》宋 李清照



03

 待到重阳日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
   还来就菊花。  



——《过故人庄》 唐 孟浩然



04

今日登高樽酒里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
   不知能有菊花无。

  


——《九日作》 唐 王缙



05

明年此会知谁健?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
   醉把茱萸仔细看  



——《九日蓝田崔氏庄》 唐 杜甫



06

逢高欲饮重阳酒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   

   山菊今朝未有花。 



——《重阳日至峡道》 唐 张籍



07

九月重阳还又到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
   东篱菊放金钱小。 



——《渔家傲》宋 欧阳修



08

尘世难逢开口笑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  

   菊花须插满头归。 

 


——《九日齐山登高》唐 杜牧



09

雨晴篱菊初香,

▾点击空白处查看下一句



    人言此日重阳。   




——《清平乐·将愁不去》清 纳兰性德



   重阳节   

自古以来,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重阳节定为“老人节”“敬老节”。2013年实施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正式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的“老年节”。


时光沉淀的滋味

该与亲人慢慢品味

记得给家里的老人打个电话

表达浓浓的思念与爱意


在这个“九九”之节

祝所愿所爱皆“长长久久”





在“一带一路”上办一所“接地气”的大学!

关乎你的健康,这些秋季流行病的防范要了解!

抬头看!发现厦园的一抹秋意

来源:央视新闻、微言教育、人民网
排版:楚贺迪
编辑:罗彦青
责编:张火火、曾浣浣
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

快给重阳佳节点个 赞  在看 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